当前位置:首页 » 正文

osi参考模型意义(osi参考模型的实际意义)

1786 人参与  2021-11-05 14:56  

待售的新兔子Tik Tok:你听说过OSHB模型吗?不,这是本文作者总结的一个模型,探索当他在工作中遇到难以捉摸的场景时如何思考。那么,这种模式应该如何使用呢?笔者通过三个案例为我们做了详细的分析。

一、你可曾遇到过如下场景

当面对一定的需求时,需求方要求增加功能A,原因是我觉得其他产品也有,也有用,我们也应该有。但你觉得加功能A不合适,却找不到任何理由说服需求方。

看一些产品的功能,比如产品1和产品2,都是相似的产品,但是一些相同模块的功能和交互完全不同,背后的逻辑关系令人费解。

在做产品功能和交互的时候,方案A和方案B都不知道怎么选,最后马上选其中一个,但是领导问起背后的思维逻辑却答不上来。

这些问题在我职业生涯初期一直困扰着我,但随着职业生涯岁月的发展和经验的沉淀,我找到了一套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,我将其命名为OSHB模式。

1. OSHB 模型分为 4 个主要步骤

1)目的(objective)

顾名思义,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功能或交互。它的最终目标是什么?工作中也是如此。在接收任务需求或任务时,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目标是什么。

2)场景(scene)

要了解实现这个目标的使用场景,这个场景分为使用前、使用中、使用后和心理状态。

3)假设(hypothesis)

结合场景分析,对某个功能或交互方式做一个双向假设,即有一个会怎样,没有一个会怎样。

比如搜索输入的钱是否需要一键删除。如果有一键删除,用户可以快速删除输入内容,如果输入错误,可以重新编辑。如果没有一键删除,用户会手动删除或者将光标放在错误的位置进行精确删除。

4)权衡(balance)

通过产品定位、用户人群、用户使用时的心态对双向假设进行权衡分析,最终产生分析综述。通过这样的概述,我们可以决定选择这个功能还是交互模式。

在后续,我们将通过两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了解OSHB模式。

二、案例 1

为什么微信发消息后会有提现提醒:

1. 目的(objective)

这个功能的目的是什么?消息撤回后,提示信息具有谁、什么时间、做了什么操作的属性,可以简单理解为目的是在操作记录的信息上留下标记。

就像张三是清洁工一样,因为疫情的原因,电梯需要定期清洗消毒,每一次操作都要记录在旁边的笔记本上,以便别人参考操作。

2. 场景(scene)

提示取款信息有两种情况:

发件人,发送消息后撤回;

消息接收者看到消息已经被撤回。

1)场景 1(消息发送者)

使用前:用户看到发送的消息内容不正确或发送了错误的对象;

使用中:由于内容有误或发错对象,需迅速撤回以免被他人看到;

使用后:如果发送的信息有误,重新编辑后再发送;如果送错了对象,别人看到后会好奇什么被收回了;

心理状态:别人看到我发消息,收回来会怎么想?他们会觉得我不严谨,不好意思。

2)场景 2(消息接收者)

使用前:我在做其他事情,在微信上看到一条消息,有人给我发消息;

使用中:点击后,他收回;

使用后:如果再次发送消息,会认为他打错了字。如果撤回的信息没有再发,我会怀疑这个人想对我说什么。是不是发错人了?

心理状态:性格内向,好奇心强。

3. 假设(hypothesis)

1)消息发送者

如果有取款提示,会显得我不严谨,不好意思;如果没有撤回提示,你会认为内容反正已经撤回了,别人不会知道,你担心的尴尬也就不存在了。

2)消息接收者

如果有取款提示,可以知道别人给自己发消息,记录别人的操作记录,对自己的操作有信息控制。

如果没有取款提示,产品层就会出现逻辑bug。比如我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,看到一个微信消息推送提示,但是打开微信,什么都没发现,以为是产品bug。如果有人在聊天的时候撤回消息,在一些特殊的场合,比如商务谈判或者贷款,对方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。

4. 权衡(balance)

比如微信最初定位是即时通讯产品,但随着产品的发展,现在已经是我们开展生活的工具,比如支付、电商、医疗、民生等.对于这样一个综合性的产品,安全性要求也将尤为重要。

如果有取款消息提示,对消息发送者不是很友好,但是是使用场景的附加功能。这个函数的最初目的是在消息错误时重写消息。

如果没有这样的功能,就会在产品层面造成逻辑上的bug,在用户层面造成信息上的断层,从而导致安全因素,让用户对产品产生不信任。

二、案例2

在音乐列表页面,播放完音乐是去播放详情页面还是留在列表页面?网易云音乐播放后,转到播放详情页面,酷狗停留在列表页面。他们背后会存在怎样的产品逻辑?

首先,我们把要讨论的问题定义为播放完音乐后是否进入播放详情页。

1. 目的(objective)

在广播详情页上听演唱会的目的是什么?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?如上图,网易云音乐听歌详情页页面上会有封面、歌词、唱片播放等形式,会带来衬托歌曲的氛围。

顾在详情页听歌的目的是烘托气氛,带来沉浸感。

2. 场景(scene)

结合是否去播放细节,分为两个场景进行分析,一个是播放后去播放细节页面,一个是播放后留在音乐列表页面。

1)场景1:播放后前往播放详情页

使用前:在播放列表中找到要听的音乐;

使用中:播放音乐后的氛围带来沉浸式体验;

使用后:可以留在当前页面听歌,也可以切换到其他歌曲;

心理状态:内向冷静,享受音乐的节奏和氛围。

2)场景2:播放后停留在音乐列表页

使用前:在播放列表中找到要听的音乐;

使用中:听歌曲看好不好,或者是不是你想听的歌;

用后:如果不是你想听的歌,就快速切换或者找下一首;

心理状态:渴望找到想听的歌曲,更注重换歌的效率。

3. 假设(hypothesis)

如果你在播放完之后去播放详情页,会给你带来身临其境的听歌体验,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切换找歌的效率,得罪关心切换有效率歌曲的用户。

如果播放后停留在列表页面,点击降低后的播放器进入详情页,那么进入详情页的操作成本会增加,但是用户查找和切换歌曲的效率会更高。

4. 权衡(balance)

结合以上分析,我们可以得到两种用户群体:一种是关注效率,另一种是寻求沉浸式体验。

网易云音乐:专注发现和分享音乐产品,依托专业音乐人、DJ、好友推荐和社交功能。目标用户多为以学生和白领为主体的普通音乐爱好者和音乐爱好者。

酷狗:以音乐为中心,是解决人们音乐需求的泛娱乐平台。它的特点是拥有最全面的音乐库和丰富的音乐版权。用户不是很喜欢音乐,而且覆盖的年龄跨度很大。

总结:由于网易云音乐的用户对音乐的偏好度较高,结合产品本身的特点,以牺牲效率的方式满足沉浸式的聆听体验。

酷狗之所以偏向效率,是因为用户群体对音乐的喜好度较低,其核心只是基本的听歌需求,结合产品定位的属性。

三、案例3

讨论:有些产品在详情页时,可以在屏幕任意位置向右滑动返回上级页面,但是为什么有些产品没有这个交互操作。

比如:微博,进入某个微博详情页后,在屏幕任意位置向右滑动,即可返回微博入口页面。天猫,在产品详情页面,但屏幕上没有任何位置,向右滑动返回产品列表页面。

或者找另一个类似的产品,比如微信、QQ。如果聊天界面返回到消息列表页面的交互页面不一样,我就不分析这个案例了,留给大家思考.如果你不懂私信,评论区见。

本文最初由@追至发布。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。未经允许禁止转载。

图来自Unsplash,基于CC0协议。

奖励作者,鼓励TA努力!欣赏

免责声明:信息来源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,分享于抖音号购买平台,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,将第一时间配合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mjsoben.com/douyin/133.html

本文标签:

下一篇:在哪里可以买到抖音账号_引起800万人的共鸣?从阿里闲鱼这个案例我们能学到什么?
上一篇:ugc财富规划(ugc财富社区规划中的思考)
  • 最新文章

  • 热门文章

  • 随机文章

备案号: 抖音号购买平台 网站提供抖音号交易、抖音号出售、转让,抖音号购买卖服务,买抖音号就上抖音号购买平台